周茗:躬身入局,为LP来去做好服务
国金鼎兴副总经理
作为券商期的私募管理人,我们一直保持稳健的投资管理风格,前一阵子我们自己也去复盘了一下,我们平均的投资期限,可能远远低于市场上的大部分,这跟我们最开始可能是在市场算是第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首开来去做这个夹层并购基金有关,所以我们开始的时候做了很多并购基金,所以我们每一个持有的期限相对是比较短的。再走到...
了解详情+
张俊才:DPI管理的核心是退出策略
博华资本管理合伙人
首先从直投的角度讲一下DPI管理,核心就是退出策略,简单讲,是不是一定要等待IPO卖。今年IPO是比较难的,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长期来看,其实做VC可能感受会更明显一点,真正最后能够到IPO退出,其实还是很少的。我们在DPI上,基本上是隔轮退,或者在PreIPO阶段,当然跟你投项目的阶段也有关系,所以好的GP是要关注一下自...
了解详情+
于建林:小步快跑,以退定投
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
现在的募资难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退出更难了,出口拥堵,使得我们老的投资人他的资金的回流更慢了,包括我们的母基金的资金回流也慢了。这直接导致我们老的投资人复投率就低了,或者是这个周期拉得更长,这也是我们现在必须要面临的一个挑战。现在母基金,包括LP在选择子基金考量标准的时候,我觉得有两点重要的变化:第一...
了解详情+
刘牧龙:倡导长期主义,期待未来的春天
仙瞳资本创始合伙人
大家都有面临这个问题,刚才在几位发言中听到了两个词,我觉得大家可以关注一下,一个叫“熬”,一个叫“出清”,我觉得这个是很切合当下的环境的,所以要突出这个局面,其实我的概括叫“剩者为王”,剩下的“剩”,这几年大家做的准备应该就是这个。就是怎么样活下去,活下去的就是王者,活下去的才能是王者,这个过程我们...
了解详情+
黄升轩:莫道今冬寒意冷,明年春色倍还人
咱们行业这两年都在讲募资难是一个大趋势,整体看,在困难中要分化,跟我们在很多实体经济的调整是一样的,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个新的结构性的变化,投资也要产生一个范式性变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比如,国资在进,外资在退,人民币资金更加谨慎。我觉得分化之后,“出清”一部分之后,可能对行业的健康成长,像我们很多产业...
了解详情+
王军:逆周期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的矛盾
盛裕资本董事长
谈到机遇,我想大家有不同的感受。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过去几年、当下、以及未来几年,我们都认为是一个S投资的好的时期,因为S本身比直投会有更强的逆周期性,S的兴起也是发源于私募股权基金退出难、退出慢的问题。从当下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的整体来看,进入退出期基金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投资期内的规模。所以说庞大的资金存量能...
了解详情+
刘佳伟:存量的市场,做好风险和确定性的把握
博瑔资本创始合伙人
博瑔资本是一家以做S为特色的基金管理公司,应该是国内最早做S基金的一批人。目前为止我们主要是以科技和医疗为大类进行S的配置,科技大概占我们的投资比例超过一半。目前我们可能还是以接份额为主,有一些比较好的接续的机会我们也在持续的跟进,也特别期望在未来能够跟大家有更多的项目端,包括交易上的一些合作。我觉得今...
了解详情+
顾皓:金融的挑战比机遇要多一些
大家投控股权投资团队负责人
大家好,大家投控是大家保险集团旗下专门从事另类投资的平台,我们现在主要从事不动产、股权和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资。大家保险其实很早就在探索S交易,因为大家知道保险对当期现金回报有一定要求。我们从2020年开始,大家保险整个重组以后就开始关注并落地了很多S的项目。而今年我们大家投控有一个保险私募牌照叫“远见资本”...
了解详情+
邓博杨:没有好的时机和坏的时机,S是一个需要长期存在
纽尔利资本董事总经理
纽尔利成立于2020年,是一个市场化的、综合性的、多策略的有国际化视野的股权投资平台。我在团队里负责母基金类别的两个大产品,一个是100亿市场化的母基金,一个是20亿左右的S基金。我们还有另两个直投类的产品,是我们其他的团队在管理。说到S这块,我们的母基金100亿的规模里面有15亿的配置是在S的策略,所以我们整体S这...
了解详情+
戴轶:多数交易是出于偏合规性的考量
越秀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
我是来自于越秀产业基金的戴轶。越秀产业基金是一家广州本土的、国有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整个投资策略包括母基金、S基金、股权直投,还有夹层投资。我们的投资方向,无论是股权投资还是S基金,主要聚焦在科技和绿色这两个赛道。讲一些个人的感受。我们开始做S基金的时候是2018、2019年,当时整个市场还是面对一些份额的供给...
了解详情+